佛学基础

消灾祈福万佛宝忏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17/1/18 13:44:20 人气:1057 标签:

《万佛洪名宝忏》亦名《佛说佛名经》(出自大正新修《大藏经》第十四册 No. 0441,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所译,共十二卷),是佛在祗树给孤独园无问自说,共计佛菩萨及辟支佛名,一万一千零九十三尊,所以又名《万佛洪名宝忏》。

一、拜万佛忏的功德

夫欲礼忏,必须先敬三宝。若能归向者,则灭无量罪长无量福。经云: “莫轻小恶以为无殃,水滴虽微,渐盈大器。”礼佛一拜罪灭河沙,况万余洪名!如若我们以至诚忏悔心礼拜万佛,即可依仗佛菩萨功德加持,消除宿世罪业,永不堕恶道。正所谓“累积德本”,礼拜“万佛忏”则是累积德本的一个过程。

经中有云:“尔时,世尊告诸大众。汝当谛听,吾为汝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名字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受持读诵诸佛名者。是人现世安隐。远离诸难。及消灭诸罪。未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十日读诵思惟是佛名。必远离一切业障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信心受持读诵彼佛及菩萨名。是善男子善女人。超越阎浮提微尘数劫。得陀罗尼。一切诸恶病不及其身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与一切众生安隐乐。如诸佛者。当读诵是诸佛名。”

“善男子善女人。若有得闻是诸佛名者。永离业障不堕恶道。若无眼者。诵必得眼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十日礼拜读诵是诸佛名。远离一切业障永灭诸罪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受持读诵是诸佛名。一阿僧祇劫超越世间不入恶道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能受持读诵是贤劫千佛名者。必见弥勒世尊。及见卢至。远离诸难。”

《增一阿含经》云:礼佛有五种功德:

(一)相貌端正。

(二)得好声音。

(三)会很富有。

(四)生处高贵。

(五)可生天上。

二、求忏悔的三种罪相

无始以来,众生所作罪业如须弥山之大。《佛名经》卷一云:“弟子今日所以忏悔者,正因无始以来在凡夫地,莫问贵贱,罪自无量。或因三业而生罪,或从六根而起过,或以内心自邪思惟,或藉外境起于染着,如是乃至十恶增长,八万四千诸尘劳门,然其罪相虽复无量,大而为语,不出有三。何等为三:一者烦恼障,二者业障,三者果报障。此三种法,能障圣道,及与人天胜妙好事,所以诸佛菩萨教作方便忏悔,除灭此三障者,则六根十恶乃至八万四千诸尘劳门,皆悉清净”。

三、何为宿世今生的业障?

业障的“业”,就是吾人一切善恶思想行为之意。今生的根器(即躯体) 是延续前世重大的宿业而来,今世也延续了前世的个性、生活、饮食习性等等。

今生很多业障,都是承续前世不好的习气再造作的。在现实生活中因个性冲动、心情烦躁、轻浮、懒散、心量狭小、嫉妒心重等心理上障碍的原因,而缠结恶缘,遭遇各种病痛、灾难,生活处境恶劣,众生缘不好等等,这是最现实的“现业报”。

四、用七种心忏悔

《佛名经》云:“欲灭此烦恼障、业障、果报障三障罪者,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,然后此罪乃可得灭。何等为七:一者惭愧心,二者恐怖心,三者厌离生死心,四者菩提悲智心,五者怨亲平等心,六者念报佛恩心,七者观罪性本空心”。

礼忏者要发这七种心,觉悟忏悔的目的,誓不再犯,才能转变自己的恶习与过失的心。

五、灭罪业的四种观行

当礼忏者依前述七种心至诚发露忏悔,达到身心寂静、无谄无障的程度,便是内心黑暗去除,善心生起,以新生之心迎向光明的时刻来临了。此时更当做四种观行,以为灭罪作前方便。是那四种呢?一者观于因缘,二者观于果报,三者观于我身,四者观如来身。

一者因缘观:礼忏者要懂得无论过去世现前的果报及今生再做的罪业,皆由前世及今生自己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缘牵缠下自作自受的结果,不可怨天尤人。尤其在明白当处于不可更改现实的因缘环境时,更要接受“安受苦忍及苦应当受”的事实。在学佛忏悔的道路上反省与悔过,随缘消旧业,更莫造新殃。

二者果报观:任何一个人在过去生中,与无数众生结下了 “杀、盗、淫、妄”等罪业因缘,有些已经受报,还有的罪孽均未受报。你今天忏悔了,并不代表罪业已消。定业重罪不可转,就是超脱三界,仍要承受宿世所造的杀、盗、淫、妄等重罪。仇家不会因为我们修行解脱而改变其报复雪恨之心。即使是佛出世,也不能消除任何人所造的杀盗淫妄等重罪。

三者自身观:礼忏者对因缘、果报有了深刻的认识,当进一步反省:犯错的因缘与罪报的现前,皆因“我”的思想、行为被这个没有灵敏觉性的凡夫身躯束缚而引起。圣人之所以在宿障现前时,能够面对各种业缘果报的来临而超然承受,就是因为圣人深切地体会出,唯有扭转无始以来与这个浊业色身相应的污秽心境,显现一分如来的光明定慧,才能遇报而心不迷,转凡夫身成圣人身。

四者佛身观:礼忏者应当观想:唯有佛才能彻底走出世人罪障的阴影。虽然成佛不易,但有志者事竟成。只要我们有悔改业障之心,有痛下决心誓往成佛之路前进之心,按步就班地朝向前述七种忏悔心的礼忏方向迈进,未来必能业障消除,成佛有期,广度众生。

六、忏悔法的种类

忏悔法有“事忏”和“理忏”两种。

“事忏”藉礼拜、赞叹、诵经咒等进行忏悔,又称“随事分别忏”,一般之忏法均属此类。

理忏,则是明白一切罪皆由妄想生,灭罪要从心上做起,又称为“观察实相忏悔”。所谓:“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,心亡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真忏悔”。

“忏”是内心的,知道做恶事是羞耻,以后不再作。“悔”是在外的,要把羞耻向外发露,唯恐人知便是大恶。恶业,若教他作,果报亦是相同。

七、忏悔的方法

礼拜要五体投地。《阿含经》上所说的五体就是五轮,轮就是圆相、轮转的意思。即两个手肘,两个膝盖还有一个头额。五轮皆圆,能令上下回转,生福转多。礼法有三:(一)口礼(口称佛名)是下礼;(二)曲膝是中礼;(三)头至地是上礼。礼拜是通三业的,通“身、口、意”三业。以口唱故,闻慧成就;以意念观想故,思慧成就;以身行礼拜故,修慧成就。闻、思、修三业通过拜佛、念佛、称佛名,亦能成就了。

八、灭除罪相的方法

《佛名经》云:若有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已经觉悟欲求佛道,应当先正心诚意,反省、改悔过去及现在因杀、盗、淫、妄所犯未来无量生死重罪而造成的今生及来世的种种逆缘现前。应在佛前昼夜以前述七种忏悔心及四种灭罪观想法,发露、改过、修习并称念佛名,至诚礼忏,求佛摄受、证明:从今日开始,誓随佛学,誓不犯过。更应明白,一佛名号彰显万佛德行,礼拜一佛即是敬礼诸佛。如此昼夜至心改过、念佛、发愿、拜佛满四十九日,长期隐藏在内心的“黑暗阴影、疙瘩”,便会随着“你”的至心礼忏、倾诉,而逐渐转换、净化。

心量转变,业障即转。当你的定慧力量到达某一个程度时,便能和出世圣人超然心境一样,在未来宿报现前时,会因自我心量转为忏悔、平静、慈悲、空寂。而在祸难现前(重罪现报)时,坦然、心不颠倒地承受现前的恶报,不起报复心、杀怒心。逆来顺受,以智慧去感化对方对你的仇恨心、报复心,而使今世现前的重业及宿罪现报就此了结,不再与众生纠缠下去。

除了重大的宿业现前外,其它一切未现前的宿业,及再造作的重罪,都可依学佛修行的力量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气,转轻前世延续至今生的业障,转重罪成轻受(依心力而言)。

九、礼忏最终的目的

礼忏最终的目的,在于回向发愿。《佛名经》云:当礼忏者至诚忏悔无始以来因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所造杀、盗、淫、妄等无边罪业后,应当承此忏悔三毒罪障所生善心,发愿回向说:愿我生生世世皆能像今生一样保持这颗忏悔、发愿,随佛修行的心……;誓愿断尽无明根源,誓修菩萨行愿,誓修菩萨十波罗蜜……;誓成无上佛道,誓度无尽众生……。并将此礼忏所发清净大愿,回施一切众生,愿一切众生均能和我一样生生世世力行忏悔、灭罪、发菩萨成佛行愿之法,未成佛道,永不休止……

礼拜万佛宝忏在诸忏仪中所获功德利益最大,如“善男子善女子皈依礼敬三宝,受五戒行十善,拜一忏则以除万劫灾”。

回向

以此礼拜万佛功德:上报四重恩、下济三途苦。祈愿:世界和平、正法久住、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!生者消灾免难、福慧双增;亡者离苦得乐、得度超升!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shishuangsi.cn/show.asp?id=642
分享按钮